(相关资料图)
今年春运的“烟火气”回来了。铁路成都局供图
2月15日,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落下帷幕。根据交通运输部初步汇总的测算数据,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.33亿人次。其中,营业性客运量约15.95亿人次,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分别发送旅客3.48亿、11.69亿、2245.2万和5521.4万人次,分别比2022年同期增长37.5%、55.8%、37.1%和38.7%,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.5%、47.5%、55.1%和75.8%。2月16日,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成都局集团公司”)获悉,春运期间(1月7日至2月15日),成都局集团公司共发送旅客4158.4万人次,同比2019年增加126.9万人次,增幅为3.1%,总体客流超过疫情前水平。
直击成都东站总体客流超疫情前
16日上午9点过,记者在成都东站北平台看到,送站车辆络绎不绝。春运结束后的第一天,节后返程旅客仍然不少。据铁路成都车站统计,春运40天内(1月7日至2月15日),全站累计发送旅客1017.7万人次。其中,成都东站累计发送旅客694.8万人次,同比2019年增长16.1%,超过疫情前水平。成都车站介绍,客流最高峰发生在1月19日(腊月廿八),当日全站发送旅客33.0万人次,其中成都东站发送旅客24.3万人次。针对激增客流,车站通过加开列车、动车组重联等方式科学安排运力,满图开行旅客列车487对。节后返程高峰,还加开了多趟夜间动车。张浩是成都车站客运值班员,主要负责成都东站进站口检票、安检区域的客流疏导工作。春运40天,他共计上了14个班,也深刻感受到今年春运的改变。“客流明显多了,工作节奏也更紧张了。”虽然只是负责进站口这一小片区域,但1月30日值班那天,他还是走了超过3万步。虽然比起前两年春运,今年要累很多,但是张浩心里还是挺高兴:“人间烟火气回来了。看到大家都能回家过年,节后可以到处去玩,真好。”
回顾铁路成都局多措施保障春运
为保证旅客出行,成都局集团公司采取加开、重联等方式,加大新成昆、达成、郑渝、绵泸、成渝、安六等大客流方向的运能运力,针对华东、华南等客流旺盛方向,开行3492列加开列车;同时,保障边远地区群众基本出行,管内6对公益性“慢火车”常态运行。根据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务工复产安排,成都局集团公司开行一站式直达务工专列27趟,惠及1.6万人;在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车站设立专窗,受理通过资质审核的用工企业和零散务工人员的购票需求,对重点地区节前返乡和节后外出务工人员采取加开列车或预留整车、预售期外优先安排、预售期内公开发售的方式,满足精准购票服务需求。此外,成都局集团公司还为重点旅客提供信息咨询,困难求助,乘车、送车、接站服务引导,开设绿色通道等爱心服务,在成都东、重庆北、贵阳北等35个客运车站安排2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岗开展客流引导、设备协助、重点旅客服务等志愿服务。此外,成都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全国铁路“一张网”“一盘棋”的优势,统筹资源,电煤、粮食、化肥、节日物资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有力;中欧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、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开行稳定,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。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