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笔者在许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到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时,就被它独特的怠速声音所吸引。而在赛车场上无论是来自RX-7或是RX-8的那种转子高转绵密高频排气声浪,更是让人感到亢奋。对马自达这个品牌的认知,我觉得他们家的工程师们,其实比起本田的工程师们,还要更“偏执狂”一些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在很久之前,我所在的媒体公司,其实曾到马自达的日本广岛工厂做了一个大选题。最终还把历代的马自达转子车型包括787b勒芒赛车拉出来拍了张大合照。
记得当时很多在场的马自达工程师们,都不由自主地真情流露,流下了激动的眼泪,他们都说,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选题可能他们都不曾有机会,看到这样的转子大集合场面。反正,他们对于转子的热爱,真是无人能及。反观,目前越来越多汽车品牌旗下的产品,是越来越相似,越来越没个性,但是马自达呢,正是始终保持着初心的那一位。
之后我在试驾马自达MX-5时,也同样能感受到这帮工程师们的“偏执狂”,对于一款车的操控,及整体的表现是有多么大的帮助。借着这次马自达CX-50行也(图片|配置|询价)的登场,马自达跟梁家辉的梗,终于达成了世纪大和解。但我关心的肯定不是这些,在这次的试驾中,我依然会仔细地去体验马自达CX-50行也是不是依然保持着马自达原来的初心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这里,先恳请大家原谅我不按套路的出牌,这次试驾,我会先从它的操控讲起。以便对得起马自达工程师们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。在这次试驾中,我们车上,坐了4位成年男性。再加上行李,基本是处于4/5的满载状态了。而在试驾时,特别是在一条蜿蜒曲折的沿海公路上行驶时。
它给我的第一印象,就是底盘真是有徳系的味道。而方向盘的转向力度,也稍微偏重,有满满的运动感。但这次,马自达的工程师们,也终于向市场妥协,为不同的顾客做出了考量。所以它方向盘握把是属于偏细的,这对于手比较小的女性驾驶者而言,也能轻松地把握好。
而在行驶操控上,无论路上有起伏,又或是一些小跳动,我觉得CX-50行也的悬架和避震,都能非常好的把化解掉。但在低速行驶时,它又能把清晰的路感传递到你的方向盘子。这一点跟同级日系SUV相比,真的不太一样。
在一段盘山公路上,我稍微激烈的去驾驶它,在弯道中,我能明显感觉到它的避震有足够的支撑力。即便你在弯道中再继续加速,它的避震也能把车身拉得住。当然,如果你走了错的线,还继续地板油的话,那还是会突破它的物理极限。
不过,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,我觉得在合理的车速范围内,CX50行也已经是把它最好的都给你了。套用马自达粉丝的说法,你依然能在它身上找到那种人马合一的驾驶乐趣。
在舒适性方面,马自达在座椅上,是花了很多功夫,特别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。其实在讲解会场中,我们已经看过马自达的座椅骨架,及竞品座椅骨架的区别。特别在肩膀的位置,竞品基本是没有任何东西支撑。但马自达在肩膀的位置则有一个金属骨架支撑。它能在长途驾驶中,为你的肩膀提供较好支撑,包括坐垫的角度等,让你在长途驾驶时,坐得久都不会很累。
此外,CX-50的车身尺寸也大了,所以后排的腿部空间及头部空间都比较宽裕。但有一个槽点,就是它的座椅靠背相对偏直了,且没角度可调。那关于这一点呢,其实同级的竞品,基本上都配备了靠背角度可调。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反馈给马自达的工程师了。相信在后期量产或改款时,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掉。
最后让我们回到它的颜值跟配置吧。那这次试驾中,我体验了它的智能驾驶辅助,而它的表现基本跟同级SUV属于同样的水准。它的跟车表现,车道保持都不错。即便前车突然制动,它也会线性的制动,不会出现突然制动那种吓人的表现。
关于颜值,可以说马自达的车型基本都是颜值在线的。CX-50同样保留了马自达的设计理念。在某些细节上,也有自己的创新。比如那个超大防刮擦轮拱,对于新手或经常去越野的玩家来说,就是挺好的保护。要知道,如果你的车子刮伤了车漆,维修费用肯定很贵,但如果只是刮蹭了保护板,轻伤根本不用管,重的即便是更换成本也很低。
通过这次试驾呢,我觉得马自达c50型也确实在很多方面呢,都比同级的车型呢,要更加下功夫,比如说它的。刹车盘是比同级的车型是更大的,比如说它的座椅骨架呢是用料更多,车门内饰面板的用料更扎实。座椅的真皮缝制方法也是更加牢固等。再加上它15.98~20.68万的价格,相比起同级的SUV车型,它的性价比确实会更高。再加上目前它还有终身保养的优惠政策,相信还是能为马自达迎来不少用户的。
标签: